关于上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残疾人培训基地”的通知
来源:甘肃省残疾人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中心     时间:2019-05-08     作者:培训科

各市(州)、甘肃矿区就业服务中心: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的通知“支持残疾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振兴传统工艺、家庭手工业等项目”精神,中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印发了《关于上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残疾人培训基地”的通知》,为做好我省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上报内容

      (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残疾人培训基地

      (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残疾人工匠

      二、工作要求

      (一)专人负责、掌握实情、积极推进。各市州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重视此项工作,精心组织,严格把关,指定专人负责,及时联系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残疾人培训基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残疾人工匠”的报送工作。同时,要对本地区残疾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训就业的情况开展摸底调查工作,了解掌握残疾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训就业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发展需求。

      (二)做好规划、实施培训。请各地根据国家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筛选出适合残疾人从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市场需求和残疾人就业特点,制定残疾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技能培训计划,并将其纳入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规划。要充分利用残联组织的各类就业技能和职业培训资源,搭建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特教院校、手工产品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托养机构为载体的培训网络,输送残疾人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技能培训。

      (三)开发就业岗位、帮助更多残疾人就业。一要建立大师工作室。帮助有创业愿望的残疾人非遗大师落实各项帮扶和就业优惠政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培养创业就业带头人。二要鼓励愿意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残疾人加入合作社或进入企业就业。

      三、其他事项

      (一)各地上报的全部资料将用于残疾人从事非遗项目研究、制定残疾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训标准,最终形成专业研究成果共享。

      (二)中国残联将对报送的基地进行评审,审核通过后授予“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三)各地于2017年和2018年已报送过的基地和个人,请不再重复报送。

      (四)请于2019年6月10日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残疾人培训基地” “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残疾人工匠”填报书及填报资料报送至省残疾人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中心。

      (五)本通知及具体填报要求、填报单位所需提供的材料请参考附件相关文件,均可登录“甘肃省残疾人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中心”网站下载,(进入首页右侧“通知公告”栏目,点击“关于上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残疾人培训基地的通知”下载)。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魏 琦、戴书媛

      电话:(0931)8416193

      传真:(0931)8818066

      邮箱:65172922@qq.com

      邮编:730000

      地址:兰州市民主西路168号403室

      附件下载:1.“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残疾人培训基地”上报条件和要求

                    2.“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残疾人培训基地”填报书

                    3.“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残疾人工匠”填报书